Thursday, April 9, 2009

蚕桑趣事

小时候,我们都养过蚕玩儿。总有同学不知从哪里搞来的看似脏兮兮的桑皮纸跟大家分享。每人撕下一、两寸长皱皱巴巴的纸头,纸头上面粘着一些铅笔头大小的小黑点,这是蚕卵;拿回家里若干天后,突然有一天就会发现纸头上爬满小蚕蚁;这时候要拿一根毛笔把蚕蚁刷到一个纸盒子里,开始喂桑叶。采桑叶是件很开心的事。每天放学后,几个同学会结伴到城外去采桑叶。城外的林荫大道旁大多是白杨树和桑树间种,走在林荫大道上,我们常常是边摘桑叶边吃桑子,玩到很晚才回家。

桑子,学名桑椹,很好吃。和田有黑桑子、白桑子、黑紫色的药桑子,各个有大拇指那么大,看着就要流口水。我们学校后墙外有几棵桑树,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常常乘着大人们午睡的时候去爬树偷桑子吃。吃了白桑子还好,若是吃了黑色或紫色的桑子,不只是满脸满手的红紫色会出卖他们,下午上课准保都得打瞌睡。倒不是因为没有午睡,而是黑桑子是有镇静安神作用的,专治不睡觉的毛病。

桑叶带回家后要洗干净、晾干,方才可以施用,否则蚕宝宝就会生病。蚕宝宝们吃起桑叶来很专注,在夜深人静时可以听到它们沙沙沙的咀嚼声,像音乐一样地好听、有节奏。宝宝们要吃吃睡睡二十多天、脱四次皮;最后长得白白胖胖,就开始吐丝作茧了。

我们最拿手的把戏是不让蚕结茧,而是让它们把丝织成一张平整的丝布。所有的机关就在于要把它们放在一张平板光洁的木板或桌面上,不留一点拐角或粗糙的地方。蚕会爬来爬去均匀地把丝吐满板面。不过,这样吐丝的蚕一般就不会化成蛹再化成蛾了。我们把丝绢折叠成小方块,放在写大字用的墨盒里,充当舔笔的丝绵。

蚕还会吐出不同的自然颜色的丝。我养过吐粉红色丝的蚕;哥哥养过吐金色丝和淡绿色丝的蚕。我们把彩色丝绢挂在墙上作装饰。

人们喜欢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赞美“春蚕到死丝方尽”,比喻爱情的坚贞和生命的奉献,却很少有人知道,除了丝和生命以外,蚕还奉献它的躯体和残剩物 - 蚕蛹和蚕沙。

在缫丝厂,蚕茧在蛹还未变成蛾之前就要煮在开水里抽丝了。一旦蛾子把茧咬破,丝断了,也就没有价值了。抽完丝后,厂房里会有堆积如山的被煮熟的蚕蛹;你知道它被拿去干什么吗?恐怕打死你也猜不出来:- 分给职工油炸着吃!绝对的高级营养品。同学中爸爸妈妈在丝厂工作的不少,经常拿给我们吃。我对这种食品永远是敬而远之。你想想,吃虫子是什么感觉!更有甚者,蚕的粪便,蚕沙,小小的黑色颗粒,也是被收购入药的。我们还用蚕沙做枕头芯;清凉、解暑,还略微散发出一点儿桑叶的清香。

桑树皮制作的桑皮纸也是和田一绝。这种纸结实耐用、吸水性强,作包装纸和手纸非常好。家里过去都是一刀一刀地买。去年听说最后一位维族造纸师傅已年近古稀,没人接班;上千年的手工艺可能就要失传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