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圣玛丽大学教堂 University Church
图二:基督教会学院 Christ Church College
图三:雪莱的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图四:圣玛丽大学教堂 University Church
图五:基督教会学院教堂 Christ Church College Church
牛津的哥特式建筑成就了牛津的独特文化风景;而牛津的哥特情结又因一位艺术史论家的出现而达到顶峰。
在牛津,谈哥特,言必称此人。在艺术史论界,提哥特,还是言必称此人。
他的名字叫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
罗斯金 - 牛津基督教会学院毕业。
罗斯金 - 牛津及英国第一位专职艺术史论教授。
罗斯金 - “一石激起千层浪” ,用一部“石头”论著掀起半个地球的哥特热。
罗斯金 - 单枪匹马扭转乾坤,让全世界重新审视哥特建筑、重新评价中世纪艺术。
今天,人们已经把“哥特式”一词当作中性词来使用了,特指欧洲十二至十四世纪的建筑形式及相关装饰艺术。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哥特”的名称原先是个贬义词,产生于一个历史的误会。
所谓的“哥特”建筑,本来是中世纪建筑师为了增加教堂内部空间高度和大面积使用玻璃窗而发明建造的尖拱结构建筑。这种结构及其相关的外墙支柱和远距离支架(飞拱)等技术,不仅解决了支撑屋顶重量、保证玻璃墙壁的问题,而且增加了教堂内部的神秘气氛和崇高感,有效地表达了基督教思想。这不仅在建筑技术史上是一个进步,在建筑的美学功能方面也是一个重要发展。
然而,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浪潮中,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却因热爱和推崇古希腊古罗马艺术而贬低中世纪艺术,使用了“哥特的”(Gothic)一词来表示蔑视。追根寻源,“罪魁祸首”居然是瓦萨里,西方美术史第一人。他误认为中世纪的建筑是由野蛮民族“哥特人”(Goths) 建造的,是一种缺乏理性及高贵品质的野蛮粗糙的大杂烩,不足为取。在他们看来,这些建筑不讲究比例规则和对称原则,过于堆积装饰雕刻,人物雕刻和绘画也粗糙、不准确、不优美。事实上,中世纪的建筑师们并不是原始的哥特人,也从没有给自己的艺术形式起过名称。他们表达的艺术自有其存在价值。不幸的是,对哥特艺术的误解和偏见却延续了以后好几个世纪。
在英国,哥特式建筑自然也经受了一段时期的冷落。雷恩(Wren)的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以及他一个人就设计建造了几十座文艺复兴式建筑的事实,很能说明问题。但有意思的是,英国人很快发现,哥特式艺术似乎更符合他们的文化习性和情感,他们也更钟情于哥特艺术。十八世纪开始,英国陆续出现哥特复兴运动。
但是,真正在全欧洲范围内为“哥特”正名、发现哥特艺术价值、扭转人们偏见、拯救哥特建筑遗迹的关键人物,到十九世纪中叶才出现。这人就是罗斯金。
罗斯金读书时,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常常不是写激进古怪的东西,就是干脆不来上课。在一次获得诗歌大奖之后,学校开始对他刮目相看,甚至后来在他因病长期缺课的情况下仍然授予他荣誉学位。他的才气和才能展现在很多方面。吟诗作画写小说搞艺术评论以至社会评论,随便做什么,都是手到擒来。三十岁之前,他已经发表了专著《建筑的七盏明灯》,出版了两卷(多卷本之一、二)颇有个人见地和影响的著作《现代画家》,并因此大名远扬。作教授时,牛津学生没有不知道这位“奇才”艺术史论教授的。他的演讲课场场爆满,而且几乎每课都得给慕名而来的公众重复再讲。
三十三岁那年,罗斯金完成了具有丰碑性质的著作:《威尼斯之石》(The Stones of Venice)。在这部著作里,罗金斯以自己对威尼斯城建筑的实地考察,分析研究了威尼斯圣马克大教堂及其广场周围的建筑群,对诸多建筑物做了历史分期、特征描述和概括,并做了伦理和美学等方面的评价,详实而雄辩地论证和肯定了哥特时期艺术高超和伟大的地方。这部著作影响巨大,它改变了整个欧洲、整个西方艺术史对哥特艺术及中世纪艺术的态度和认识,掀起了全英国及涵盖半个地球的英联邦、英属殖民地的哥特建筑热潮,也成为(直至今日)分析评价中世纪艺术必不可少的理论标准。
他发现并关注的、也是极为推崇的,不是纯形式和技术的东西,而是建筑的道德意义。哥特式建筑,他认为,虽然有些蛮横粗糙、变化无常、怪诞荒谬、呆板、不规则,炫耀似地堆积装饰,等等,但正是这种带有原始意味的自创性和随意性以及自由想象,给建筑铸入了强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他还认为,哥特时期的工匠是带着发自内心的喜爱和自由意志、自觉自愿地去修筑教堂的,工作是出于热爱,是一种情感和精神的抒发和寄托;所以,这种工作是道德的,同时也是有创造力的;创造出的艺术也是高尚的。
虽然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罗斯金却是第一个强调人的道德情感因素在建筑中的价值,第一个把野蛮原始、自由想象、不受形式规则束缚等建筑特点,同崇高、表现力这类美学品质联系在一起,也是第一个强调建筑的“精神表达”和“物质形式”二者缺一不可的艺术理论家。
对他来说,这些正是“哥特的本质”,是哥特艺术伟大之处。
对哥特艺术的肯定和赞扬在当时无疑是近于反叛性质的行为。自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在温克尔曼这样的艺术思想家充分肯定赞扬古典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之后,在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古典艺术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审美观之后,罗斯金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其道而行之,在为哥特艺术平反的同时公开批评希腊罗马以来的古典式建筑;这不只需要魄力和自信,还需要对两种艺术风格全面透彻的认识和理解,更需要独立的思想。
他对古典式建筑的批评,特别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的批评,尖锐深刻。他指出,古典式建筑的最大弱点是重知识轻表现,重科学轻情感,重实际经验轻心理感受;它用工程师的循规蹈矩和机械冷漠取代艺术家的自由想象和轻松愉快;因而,它削弱生命感、道德感、荣誉感、精神力量。相比之下,哥特建筑更富有精神的和情感的力量,更能震撼人的心灵。
不能有比他的这个观察和分析更精辟更经典的了。
罗斯金的艺术批评来自他非凡的艺术家的敏感和激情。他平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仅是题目,就已经令人耳目一新:“建筑的诗”。把坚硬冰冷的石头建筑当作柔美抒情的诗来读,而且还读出个理论道道来,恐怕只有他这样的天才,即有艺术家的直觉又有理论家的头脑,才能做得到。
研究建筑的文章最容易流于枯燥无味。建筑本身就很抽象单一,没有叙述性故事,也没有五彩缤纷的色彩。然而,在大厚本的《威尼斯之石》中,罗斯金用散文般的优美文字,大师级的水彩插图和铅笔速写,传教士式的热情,感染和征服了读者。书中,从平面到立体,从总体到细节,从整座建筑到其柱头、门楣、窗边装饰;几十座巨型教堂宫殿建筑,成百上千件建筑装饰部件,无数的人物雕像画像;全经他亲自丈量、计算、描绘、描述、分析、概括、追踪历史、解说、评价。如此浩大而繁琐的工程,他自始至终地保持高昂的激情,把一节节石柱写出诗意来,把一个个窗户阳台画出感情来,把琐琐碎碎不起眼的石雕小装饰一次又一次地写出高潮来。他写这部书犹如他在书中称赞的哥特工匠,发自内心地,满腔热情地,把全部的头脑和心灵、思想和感情,都倾注了进去。
他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到:“我有一种无法分析的强烈的本能,迫使我去描绘或叙述我所热爱的东西 -- 不是为了出名,不是为了讨好别人,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就象需要吃喝的本能一样。我要把整个的圣马可大教堂、整个的维隆纳,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画下来,一笔一笔地全都吃到我的心里去。”(注:参考迟柯的翻译)
近乎疯痴。
也难怪,他是把艺术当作宗教顶礼膜拜的。
翻开《威尼斯之石》看看,的的确确,其中的图解远远地超过了任何一个工程师所能画出的建筑绘图。对罗斯金来说,他面对的不是工程技术,不是冷漠无情的石头,而是艺术,是有血有肉的人创造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对比他的速写和照片,同一座建筑,同一个角度,我终究想不明白他使用了什么魔法,为什么他的画看起来就是比照片更活、更有生气、更令人向往。
罗斯金还亲自为牛津新建的自然博物馆做了总体设计,并亲自挑选石匠和建筑工人,试图以中世纪的宗教热情、自由无羁的手工操作重现哥特艺术的光彩。
罗斯金毫无疑问是十九世纪艺术史、艺术批评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在牛津,莫里斯、伯恩-琼斯、雪莱等人,都是罗斯金忠实的崇拜者和追随者。莫里斯在进入牛津之前就已经熟读过罗斯金的《威尼斯之石》,对这位天才教授论述的哥特建筑理论崇拜得五体投地。他后来在自己一手创办的《牛津剑桥杂志》中,特邀罗斯金为杂志撰写评论;还专门把《威尼斯之石》中的精华《哥特的本质》一章抽出来,为其设计书面,出版了单行本。
这里,艺术的吸引力似乎超过了宗教的感召力。罗斯金在后半生放弃了宗教信仰。莫里斯和伯恩-琼斯从神学转向艺术并终身不渝。雪莱公开质疑宗教。王尔德干脆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和艺术至上主义,彻底把宗教、政治抛在一边。
他们是把艺术当作了宗教。艺术成为他们人生追求的终极目的。
在牛津,谈哥特,言必称此人。在艺术史论界,提哥特,还是言必称此人。
他的名字叫约翰-罗斯金(John Ruskin)。
罗斯金 - 牛津基督教会学院毕业。
罗斯金 - 牛津及英国第一位专职艺术史论教授。
罗斯金 - “一石激起千层浪” ,用一部“石头”论著掀起半个地球的哥特热。
罗斯金 - 单枪匹马扭转乾坤,让全世界重新审视哥特建筑、重新评价中世纪艺术。
今天,人们已经把“哥特式”一词当作中性词来使用了,特指欧洲十二至十四世纪的建筑形式及相关装饰艺术。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哥特”的名称原先是个贬义词,产生于一个历史的误会。
所谓的“哥特”建筑,本来是中世纪建筑师为了增加教堂内部空间高度和大面积使用玻璃窗而发明建造的尖拱结构建筑。这种结构及其相关的外墙支柱和远距离支架(飞拱)等技术,不仅解决了支撑屋顶重量、保证玻璃墙壁的问题,而且增加了教堂内部的神秘气氛和崇高感,有效地表达了基督教思想。这不仅在建筑技术史上是一个进步,在建筑的美学功能方面也是一个重要发展。
然而,在欧洲文艺复兴的浪潮中,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却因热爱和推崇古希腊古罗马艺术而贬低中世纪艺术,使用了“哥特的”(Gothic)一词来表示蔑视。追根寻源,“罪魁祸首”居然是瓦萨里,西方美术史第一人。他误认为中世纪的建筑是由野蛮民族“哥特人”(Goths) 建造的,是一种缺乏理性及高贵品质的野蛮粗糙的大杂烩,不足为取。在他们看来,这些建筑不讲究比例规则和对称原则,过于堆积装饰雕刻,人物雕刻和绘画也粗糙、不准确、不优美。事实上,中世纪的建筑师们并不是原始的哥特人,也从没有给自己的艺术形式起过名称。他们表达的艺术自有其存在价值。不幸的是,对哥特艺术的误解和偏见却延续了以后好几个世纪。
在英国,哥特式建筑自然也经受了一段时期的冷落。雷恩(Wren)的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以及他一个人就设计建造了几十座文艺复兴式建筑的事实,很能说明问题。但有意思的是,英国人很快发现,哥特式艺术似乎更符合他们的文化习性和情感,他们也更钟情于哥特艺术。十八世纪开始,英国陆续出现哥特复兴运动。
但是,真正在全欧洲范围内为“哥特”正名、发现哥特艺术价值、扭转人们偏见、拯救哥特建筑遗迹的关键人物,到十九世纪中叶才出现。这人就是罗斯金。
罗斯金读书时,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常常不是写激进古怪的东西,就是干脆不来上课。在一次获得诗歌大奖之后,学校开始对他刮目相看,甚至后来在他因病长期缺课的情况下仍然授予他荣誉学位。他的才气和才能展现在很多方面。吟诗作画写小说搞艺术评论以至社会评论,随便做什么,都是手到擒来。三十岁之前,他已经发表了专著《建筑的七盏明灯》,出版了两卷(多卷本之一、二)颇有个人见地和影响的著作《现代画家》,并因此大名远扬。作教授时,牛津学生没有不知道这位“奇才”艺术史论教授的。他的演讲课场场爆满,而且几乎每课都得给慕名而来的公众重复再讲。
三十三岁那年,罗斯金完成了具有丰碑性质的著作:《威尼斯之石》(The Stones of Venice)。在这部著作里,罗金斯以自己对威尼斯城建筑的实地考察,分析研究了威尼斯圣马克大教堂及其广场周围的建筑群,对诸多建筑物做了历史分期、特征描述和概括,并做了伦理和美学等方面的评价,详实而雄辩地论证和肯定了哥特时期艺术高超和伟大的地方。这部著作影响巨大,它改变了整个欧洲、整个西方艺术史对哥特艺术及中世纪艺术的态度和认识,掀起了全英国及涵盖半个地球的英联邦、英属殖民地的哥特建筑热潮,也成为(直至今日)分析评价中世纪艺术必不可少的理论标准。
他发现并关注的、也是极为推崇的,不是纯形式和技术的东西,而是建筑的道德意义。哥特式建筑,他认为,虽然有些蛮横粗糙、变化无常、怪诞荒谬、呆板、不规则,炫耀似地堆积装饰,等等,但正是这种带有原始意味的自创性和随意性以及自由想象,给建筑铸入了强大的表现力和生命力。他还认为,哥特时期的工匠是带着发自内心的喜爱和自由意志、自觉自愿地去修筑教堂的,工作是出于热爱,是一种情感和精神的抒发和寄托;所以,这种工作是道德的,同时也是有创造力的;创造出的艺术也是高尚的。
虽然带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罗斯金却是第一个强调人的道德情感因素在建筑中的价值,第一个把野蛮原始、自由想象、不受形式规则束缚等建筑特点,同崇高、表现力这类美学品质联系在一起,也是第一个强调建筑的“精神表达”和“物质形式”二者缺一不可的艺术理论家。
对他来说,这些正是“哥特的本质”,是哥特艺术伟大之处。
对哥特艺术的肯定和赞扬在当时无疑是近于反叛性质的行为。自文艺复兴以来,特别是在温克尔曼这样的艺术思想家充分肯定赞扬古典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之后,在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古典艺术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审美观之后,罗斯金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其道而行之,在为哥特艺术平反的同时公开批评希腊罗马以来的古典式建筑;这不只需要魄力和自信,还需要对两种艺术风格全面透彻的认识和理解,更需要独立的思想。
他对古典式建筑的批评,特别是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的批评,尖锐深刻。他指出,古典式建筑的最大弱点是重知识轻表现,重科学轻情感,重实际经验轻心理感受;它用工程师的循规蹈矩和机械冷漠取代艺术家的自由想象和轻松愉快;因而,它削弱生命感、道德感、荣誉感、精神力量。相比之下,哥特建筑更富有精神的和情感的力量,更能震撼人的心灵。
不能有比他的这个观察和分析更精辟更经典的了。
罗斯金的艺术批评来自他非凡的艺术家的敏感和激情。他平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仅是题目,就已经令人耳目一新:“建筑的诗”。把坚硬冰冷的石头建筑当作柔美抒情的诗来读,而且还读出个理论道道来,恐怕只有他这样的天才,即有艺术家的直觉又有理论家的头脑,才能做得到。
研究建筑的文章最容易流于枯燥无味。建筑本身就很抽象单一,没有叙述性故事,也没有五彩缤纷的色彩。然而,在大厚本的《威尼斯之石》中,罗斯金用散文般的优美文字,大师级的水彩插图和铅笔速写,传教士式的热情,感染和征服了读者。书中,从平面到立体,从总体到细节,从整座建筑到其柱头、门楣、窗边装饰;几十座巨型教堂宫殿建筑,成百上千件建筑装饰部件,无数的人物雕像画像;全经他亲自丈量、计算、描绘、描述、分析、概括、追踪历史、解说、评价。如此浩大而繁琐的工程,他自始至终地保持高昂的激情,把一节节石柱写出诗意来,把一个个窗户阳台画出感情来,把琐琐碎碎不起眼的石雕小装饰一次又一次地写出高潮来。他写这部书犹如他在书中称赞的哥特工匠,发自内心地,满腔热情地,把全部的头脑和心灵、思想和感情,都倾注了进去。
他在给父亲的一封信中写到:“我有一种无法分析的强烈的本能,迫使我去描绘或叙述我所热爱的东西 -- 不是为了出名,不是为了讨好别人,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就象需要吃喝的本能一样。我要把整个的圣马可大教堂、整个的维隆纳,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画下来,一笔一笔地全都吃到我的心里去。”(注:参考迟柯的翻译)
近乎疯痴。
也难怪,他是把艺术当作宗教顶礼膜拜的。
翻开《威尼斯之石》看看,的的确确,其中的图解远远地超过了任何一个工程师所能画出的建筑绘图。对罗斯金来说,他面对的不是工程技术,不是冷漠无情的石头,而是艺术,是有血有肉的人创造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对比他的速写和照片,同一座建筑,同一个角度,我终究想不明白他使用了什么魔法,为什么他的画看起来就是比照片更活、更有生气、更令人向往。
罗斯金还亲自为牛津新建的自然博物馆做了总体设计,并亲自挑选石匠和建筑工人,试图以中世纪的宗教热情、自由无羁的手工操作重现哥特艺术的光彩。
罗斯金毫无疑问是十九世纪艺术史、艺术批评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在牛津,莫里斯、伯恩-琼斯、雪莱等人,都是罗斯金忠实的崇拜者和追随者。莫里斯在进入牛津之前就已经熟读过罗斯金的《威尼斯之石》,对这位天才教授论述的哥特建筑理论崇拜得五体投地。他后来在自己一手创办的《牛津剑桥杂志》中,特邀罗斯金为杂志撰写评论;还专门把《威尼斯之石》中的精华《哥特的本质》一章抽出来,为其设计书面,出版了单行本。
这里,艺术的吸引力似乎超过了宗教的感召力。罗斯金在后半生放弃了宗教信仰。莫里斯和伯恩-琼斯从神学转向艺术并终身不渝。雪莱公开质疑宗教。王尔德干脆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和艺术至上主义,彻底把宗教、政治抛在一边。
他们是把艺术当作了宗教。艺术成为他们人生追求的终极目的。
2008-2009